超越各种边界的公共空间设计
熊本市 花畑广场&四日市市 “庭道四日市”中央大道改造基本规划

Scroll Down

  2020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了展示未来道路发展方向的愿景《2040年蜕变的道路景观》,随着“步行友好型城市建设”政策的推进,全日本掀起了一股公共空间改造热潮。本期,我们将以地方城市的复兴为主题,介绍两个对市中心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熊本市“花畑广场(包括熊本街中广场、辛岛公园和花畑公园)”以及四日市市中央大道改造基本规划“庭道四日市”,让我们从中去探讨什么是“超越边界的设计”。

CATEGORY

与熊本城相连的庭院,用地面积1.5ha的“城市客厅”

  2021年11月竣工的“花畑广场”位于熊本市中心和熊本城之间,是“熊本街中广场”“辛岛公园”“花畑公园”3块用地的总称。在这个用地面积达1.5ha的大型公共设计项目中,除“花畑广场”外,日建设计还规划和设计了相邻的综合设施“樱町熊本”。

  设计理念为“与熊本城相连的庭院‘城市客厅’”。在规划中,废除原巴士站前约230m的道路并将其彻底改造为步行空间,同时连接各个地块,使其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整体规划图
©日建设计

  此次开发集城市规划、建筑和土木工程于一体,规模之大在全日本亦属少见。由于各部分所有权、管理方式和法律划分各不相同,项目推进过程中除了公私合作外,还需要各设计单位之间的密切沟通。

  例如,相邻的“樱町熊本”综合设施的立面设计、地面铺装以及树种选择,都需要与建筑设计师进行协商,以确保设计风格的统一。因此,乍看之下很难分清哪里是私营哪里是公共,因为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从铺装和绿化,到照明和色彩规划,方方面面都实现了超越各种边界的设计理念。

©日建设计

城下町与复兴、接受时间洗礼的设计

  熊本原本就是一座以熊本城为中心的城市,保留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基于这段历史,我们意识到,只有“接受时间洗礼的设计”才能为城市创造新的价值。

  江户时代的参勤交代道路(轮流至幕府供职的制度)延续了城下町特有的宽阔大道形象,根据日本传统的尺贯法(江户时代德川幕府颁布的一种度量衡制度),以15间(约27m)的正方形为单位分割成叫做“广间”的模块。这种设计被周边地区正在进行的开发项目所沿袭,业已成为公私部门共同遵循的设计理念。

  此外,2016年的熊本地震更使该项目成为震后复兴的象征。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来传承城市记忆,如将熊本城天守阁因地震受损的瓦片再利用于“广间(大厅)”铺装中等。
  • ©日建设计

  • ©日建设计

  项目采用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广场储存雨水,构建可在灾害时使用的系统,同时还与周边的防灾基地设施联动开展地区防灾工作。此外,还精心设计了产生协同效应的机制来营造繁华氛围,如对各个地块进行集中管理和运营,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开展活动等。

  根据熊本城及其周边环境为不同区域打造各具特色的空间,并分别配置相应的公共设施等,反映市民和城市开发参与者的需求推进项目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点。该项目包括设计流程在内受到了业界认可,并获得了2023年土木学会设计奖的最优秀奖。

©日建设计

日本最大规模的公共空间改造项目

  “庭道四日市”是日本最大规模的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包括连接三重县四日市近铁四日市站与JR四日市站的中央大道(全长约1.6km、宽70m),以及包含市民公园、鹈之森公园和诹访公园在内的周边区域。截至2024年,近铁四日市站西侧部分区域已完工,其余部分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作为基本规划概念的“庭道”是“庭”与“道”的结合,前者是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实现高质量空间的“绿色基础设施”,后者是兼具活动与停留功能的“步行友好型”通道。

“庭道四日市”中央大道改造基本规划的概念
©日建设计

  车道的主要规划方针是根据现有交通量压缩车道数量,并将车道集中到南侧,而北侧产生的行人空间则开发成广场和公园等富有吸引力的空间。此外,规划在全线设置自行车道,以适应将来下一代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

  打造近铁四日市站和JR四日市站这两个核心,并改造连接二者的城市轴。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回游性,将近铁四日市站周边的繁华氛围扩展至沿线及整个城市。

中央大道的建设方针
©日建设计

整个日建齐心合力探索新的城市设计手法

  说到道路空间改造,通常是相同的道路断面呈直线状延伸。然而,在“庭道四日市”中,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可供停留和使用的场所,并融入了曲线景观。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打造出注重场景的连续性变化、如同公园般的道路空间。

  除了在近铁四日市站东侧设置圆形平台作为城市门面外,构成城市骨架的车道和人行道的照明、长椅和标识等街道公共设施都采用了“四日市原创”的设计,这也是该项目的特点之一。建设完工并不是项目的终点,我们还致力于对整个道路空间进行设计控制,并制定了详细的使用与运营战略。

©日建设计

  • ©日建设计

  • ©日建设计

  了解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即使只是用相同的铺装材料来统一公园和道路也需要进行各种协调。该项目为了呈现出作为市中心区域的整体感,包括中央大道、3个公园和站前广场在内的所有空间都由同一团队设计,打破了传统上因不同管辖权而产生的分界,实现了“超越边界”的整体设计。

  日建设计不仅参与了道路、公园和平台等多个设施的设计研究和规划设计,还参与了居民研讨会等帮助达成共识的活动、社会实验,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工作等,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阶段,我们始终与发包方的四日市市政府保持密切沟通,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可以说,“庭道四日市”是整个日建设计在全公司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对城市设计进行的一次开创性实践。
  • ©日建设计

  • ©日建设计

以领先时代“半步”的公共设计为目标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花畑广场”还是“庭道四日市”,这些项目都面临着各自的独特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去寻求解决方案。这个切入点有时是历史背景,有时是环境或智慧城市,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答案。

  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市民创造空间”。我们认为,我们的使命是解决各种问题,探索让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获得幸福的方法。

  公共空间作为市民资产,并不追求前卫或超前的设计,而更注重延续性。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所造建筑的使用寿命,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设计的使用年限。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领先时代‘半步’的城市”,因为这样既可以立足当下,又能为未来的可能性留有余地。
  为此,我们将打破建筑、土木、景观等专业的局限性进行提案。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现与各相关方商定的计划。为了确保计划的实现,我们将继续与客户和相关人员一起真挚地对待项目。

  • 八木 弘毅

    八木 弘毅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公共空间设计部 部长

    毕业于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专业为公共空间设计、土木规划、土木建筑设计。以基于人类体验的设计为目标,力求打造不受领域束缚的项目。曾主持参与了包括姬路市“站前广场及大手前大街”、大阪市“御堂筋空间改造”、熊本市“樱町及花畑地区开放空间”、 四日市市“近铁四日市站前广场及中央大街”等项目。著有《市民参与的公共空间设计》(合著,小林正美编著,2015,X-Knowledge)、《城市再生的公共设计》(合著,学艺出版社,2019)等。任京都大学工学部工学研究科、神户大学建筑学科和大阪市立大学城市学科兼职讲师。

  • 大川 雄三

    大川 雄三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公共空间设计部 设计主管

    毕业于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土木工学专业,在校期间曾在瑞士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设计工作,于2015年入职日建设计城市工程,主要负责公共空间的规划及设计。横跨不同领域,着眼现在和将来,致力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主要参与了姬路市“大手前大街”、熊本市 “樱町及花畑地区开放空间”、大阪市 “东横堀川外护岸公园”等项目。著有《千叶工业大学创造工学研习1设计研习教材》(合著,2017)。2018-2020年借调株式会社日建设计设计总部,2021年起任京都大学兼职讲师。

  • 吉泽 广大

    吉泽 广大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公共空间设计部

    在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完成了创造理工学研究生科课程,后获得布莱顿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2018年加入日建设计城市工程,负责河流、公园、道路和站前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代表项目包括丰田市白浜公园改造详细设计、丰田市中央公园开发初步设计、世田谷马事公苑区域引导标识详细设计等。进入日建设计后,于2020年加入公共空间设计部。近年来参与了四日市市中央大道改造的一系列项目,从事从规划设计到现场管理的一整套业务。关注公共空间所面临的公平性、维护管理、行政决策和市民意见等问题,致力于打造出能够丰富人们心灵的空间。

本网站使用cookie。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cookies。查看协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