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日建设计中标中国最大规模级别交通枢纽——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设计方案征集国际竞赛。

  2022年5月,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设计方案征集》国际竞赛的结果公示,确定株式会社日建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成为西丽综合交通枢纽的中标联合体单位。

消融站城边界——TOD4.0的西丽综合交通枢纽

  在继“站、城、人融合”的TOD3.0之后,日建设计在西丽枢纽的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站、城、人、自然融合”的TOD4.0这一概念。并在项目中引入了“消除站城边界,消隐车站形象,还公共空间于城市,引城市功能设施、自然生态元素入车站”等多项创新的理念。
  从换乘空间的梳理,到城市层面的联通,我们将日建设计的经验浓缩为一个个结合中国实际的、但又超前的创想,将曾经分离的站与城融合为连接站城的“丝带之城”。站城的边界在此消融,而深圳新的理想,也在其中萌生。
  2022年5月,是西丽枢纽中标的开始,也是“给深圳市民的礼物”这一梦想启动的时刻。

TOD理念的进化

枢纽夜景

西丽枢纽中的三大理念

Vision01——新的城市大地
“一个站城边界消融,超越车站边界的城市理想。”

  基于利用公交体系为前提所构成的城市开发或沿线开发的站城一体化理念,我们通过“站”“城”“人”与“自然”结合,以车站为中心诱发区域的再生,使TOD效应往周边街区扩散。并通过容积率置换等手法,消融车站和城市的开发边界,建设更人性、更自然、更协调、更技术的新一代枢纽。

  西丽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以打造国内首个TOD4.0站点为目标,在提出三大策略(CONNECT“连接”、BLEND“融合”、BALANCE“平衡”)和17项设计原则的同时,通过对国内路地双方合作机制创新的探讨,淡化铁路红线与城市的边界,使路地双方达成最大程度的合作共赢。

实现TOD4.0的三大策略与17项设计原则

容积率转移获得公共空间资源

枢纽北节点鸟瞰

  站城一体化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既保证了高品质精细化建筑空间的实现,也使以高铁站为中心的空间资源无缝向外延展。这一举措集合多方力量跨界携手,达成了站城边界的消融及土地价值的提升,真正惠及管理者、开发者、乘客及市民。

枢纽东呼吸广场鸟瞰

枢纽东侧呼吸广场

枢纽西侧呼吸广场

枢纽东侧协调区

Vision02:壮阔的迎客空间
“高铁入城,曾经是每个长途旅客的梦想;如今,西丽枢纽把梦想映照进现实。”

  西丽枢纽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中北部片区,处于片区东西城市景观轴与南北城市创新产业发展轴的交汇点。在长约2200m,宽约700m的基地中,未来将引入赣深、深茂、深汕、深珠四条高铁线路,站场总规模达13台25线。同时在北侧引入深惠、深莞两条城际铁路,与地铁13、15、27、29号线立体交汇。国铁站场与茶光路间的地下空间,由此聚集了多种属性的人群,成为深圳市未来客流规模最大,地理区位最优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作为日均客流量超过130万的大型枢纽,北侧换乘节点和高铁站厅就成为了西丽的最重要的展示面。高效便捷的流线,风光自然的充盈,是我们希望打造的“到达之感”,也是西丽的第一张名片。

枢纽整体南北向剖面

北侧枢纽广场及立面

国铁线上候车厅

枢纽北节点换乘空间

枢纽北节点

Vison03-站、城、人与自然的融合
“共享共赢的纽带,献给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成长、生活、拼搏的每一个人的礼物。”

  西丽枢纽中标概念方案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一片站房顶部与两侧城市结合的“丝带之城”。
  丝带之城整体围绕着“新的‘城市大地’”“站、城、人与自然的融合”“壮阔的迎客空间”这三个理念进行设计。同时也与前海的水系,大沙河的绿植一起,形成一条围绕深圳城市的绿色之环。为了消除铁路轨道及高铁站房对城市的割裂,我们在基地的地上、地下布置了密集的步行网络以缝合城市。其中丝带之城在城市空中扭结,既是慢行系统,又是高铁站房。同时丝带之城围绕人的活动轨迹及深圳的气候特点,规划不同的商业步道和景观分区,在打造城市生态绿洲的同时,连接南北,贯通东西。

丝带之城的生成概念

枢纽日景鸟瞰

丝带之城设计理念

枢纽西侧丝带之城

枢纽东侧丝带之城

“这是与城市共存、共生、共同变化的车站的新形态,也是对未来绿色低碳城市最好的祈愿。”

  日建设计非常荣幸作为西丽枢纽概念方案的主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与联合体各方、枢纽的相关单位不断地交流,持续完善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在未来的路程中,日建设计也将持续努力,投身于西丽枢纽这座代表着TOD4.0理念的次世代交通枢纽的建设中。

share

本网站使用cookie。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cookies。查看协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