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温热环境的改善大气、水的净化体感温度受到环境方面的要素,如气温、放射(日照/红外放射)、风、湿度的影响。通过树木及隔热铺装、保水性铺装等操作气温、热辐射可改变体感温度。评价方法作为温热环境的综合指标,提议采用适于防止中暑的湿球黑球温度(WBGT)及适用于评价舒适性的SET等。在案例研究中,针对室外的体感,着眼于对温度特别造成影响的日照,确认了树木的绿荫具有降低表面温度的效果。评价指标案例研究中,将热像仪实际测量的表面温度作为简易评价指标。环境省,2023,市区热对策指导原则中,确认树木等绿荫能够降低体感温度(SET) 7℃左右。(根据树冠的形状降低的程度会有不同)用语湿球黑球温度(WBGT):用于劳动或运动时防止中暑的温热环境评价指标。标准有效温度(SET):接近“体感温度”的指标,常用于舒适性的评价。开发时的设想主要在室内环境使用。着眼于树木的CO2固定能力以及吸收大气污染物质的能力,按案例研究的对象树种构成算出大气污染物质吸收量。并且着眼于雨水花园(RG)的主要过滤功能,试算出雨天时的面源污染负荷量的削减效果。评价方法树木对大气的净化:由不同树木的胸径和年间CO2固定量的关系式[1],根据现地的大气污染物质浓度和基于CO2固定量的污染物质吸收量的换算式[2]推算出树木对大气污染物质的吸收量。RG对水的净化:根据面源污染负荷系数算出区域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量[3]计算出对年降水量,将RG能够过滤的比例(渗透率)考虑在内的RG污染负荷削减量[4]计算出RG对区域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量的负荷削减率评价指标・树木对大气的净化:大气污染物质的吸收量(SO2, NO2, O3)・RG对水的净化:RG的污染负荷清除率(COD, T-N, T-P),RG的污染负荷削减量(COD, T-N, T-P)用语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O2;臭氧(与光化学烟雾相关联)这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法律上规定了标准值。胸径:树木在1.2m高度的直径 面源污染负荷量:从市中心等以面扩散的污染源头产生的污染物的量。随着降雨会形成径流。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物整体的浓度T-P:表示水中磷化物整体的浓度。在水不流通的地方,氮、磷会成为污染的原因参考文献1. 松江 正彦, 長滨 庸介, 饭塚 康雄, 村田 美幸, 藤原 宣夫, 日本城市树木的CO2 固定量计算式, 日本绿化工学会志, 2009, 35 卷, 2 号, p. 318-324, https://doi.org/10.7211/ jjsrt.35.3182. 独立行政法人环境再生保全机构, 大气净化植树手册 (2014)3. 借鉴湖沼水环境调查检讨会 资料编、环境省的P资料-35的茨城县公害技术中心的调查结果4.RG净化率; Linying, Z.; Zehao, Y.; Shozo, S. Assessment of Rain Garden Effec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Storm Runoff in Japan, Sustainability. 2020, 12, 9982 5.降雨数据:气象厅 (2019-2021的单位时间降水量)附录
元のページ ../index.html#81